作为国内“生鲜超市之王”的永辉超市,如今为了自救配资炒股在线,“胖改”一年多仍然难逃亏损。
永辉超市调改胖东来模式后,今年上半年预亏了2.4亿元,今年已经有多家门店关闭。
7月30日晚,永辉超市披露定增预案,募资不超40亿元继续“胖改”。
永辉超市由于面临经营困境,业绩亏损,为了寻求转型 ,在2024年6月开始向胖东来学习进行了门店升级改造以及经营变革。
永辉“胖改”本来是想通过优化购物环境、商品结构、服务细节以及员工关怀等方面,提升顾客体验和运营效率。没想到,“胖改”一年后经营业绩依旧没有走出亏损的困境。
而永辉超市的亏损来自于深度转型之后带来的短期阵痛,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到目前累计完成124家门店“胖改”,2025年上半年就调改开业了93家门店,为什么越改业绩月亏损呢?
永辉超市的调改涉及了门店的布局、设备更新和员工薪酬体系重构等,这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压力。
并且还关闭了227家长期亏损的门店,在闭店过程中产生租赁赔偿、人员安置、商品出清及资产报废等都需要花费成本。公司还计划在2025年关闭250至350家低效门店,实施断臂求生战略。
永辉超市作为国内超市行业的巨头,最火的时候全国有1000多家门店,曾经靠生鲜起家,拥有全国上千个直采基地,确保货架上始终有新鲜货品,被称为“菜场顶流”。
近年来,传统线下超市发展面临着许多的挑战,电商和即时零售发展迅速,凭借精准推荐和配送到家的便利性,分流了很多传统线下超市的客源,大卖场“一站式采购”优势逐渐弱化。
永辉超市的业绩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面对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永辉也开始通过自建电商平台和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拓展了线上销售渠道,实现了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
尽管如此,近几年来永辉超市的业绩依旧一直在亏损,2021年到2024年期间,公司连续四年年度净利润亏损。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年轻的消费者更注重购物的体验和环境。实体超市想要存活下去,不能光卖东西,得靠顾客在购物过程中的体验感,顾客满意的话才会有经常去购物的念头。
永辉超市想通过“胖改”,打破传统超市单一的商品陈列模式,融入餐饮、休闲、社区等元素,打造“新零售+”的多元化场景,迎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品牌形象。
于是为了应对行业竞争加剧、自身业绩下滑等问题,2024年5月永辉超市的公司高管,亲自去许昌拜访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
达成协议之后,2025年6月永辉就开始通过借鉴胖东来模式调整店铺。
永辉超市借鉴胖东来模式,设立了免费服务台,提供包括测血压、宠物暂存、婴儿车租借等多项免费服务,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但是2025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2.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降幅达到了185.7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更是高达8.3亿元。
尽管承受着业绩的压力,但是永辉仍然坚定推进胖改战略。2025年7月30日,公司披露定增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9.92亿元。
股东们没有等来永辉超市的业绩的上涨,却等来了“伸手要钱”。
而在2024年9月,因为看好胖东来模式调改,名创优品以约63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并亲自参与供应链改革,提出砍掉中间商、裸价直采策略,首批锁定200家核心供应商由其本人亲自筛选。
而募集的资金将被用来对全国298家门店进行“胖东来模式”调改,覆盖商品结构、购物体验、组织架构及薪酬体系优化。
还有扩建冷链仓储、引入自动化设备,提升供应链效率,以及偿还银行贷款或补充流动资金,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永辉超市此次定增是其在连续亏损、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的“自救”行动,旨在通过“胖东来模式”重塑消费体验与供应链能力。
然而,高额改造成本、短期业绩阵痛及股权分散风险,使转型成效仍存较大不确定性。
永辉超市若能顺利推进战略转型,有望迎来盈利拐点,提升市场竞争力,但也面临着模式落地效果、供应链优化成效等方面的挑战。
而且现在零售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线上有美团买菜、盒马等平台,线下还有Costco、山姆等会员仓储店,还有零食店等分流客源。
永辉超市即便走品质零售路线,仍需应对来自各方的竞争压力。
2025-07-30 18:56·金融界 永辉超市(601933.SH)拟定增募资不超39.92亿元 将对298家门店实施“胖东来模式”升级
2025-07-31 12:18·时代财经 于东来会是金主吗?永辉超市拟募资不超过40亿,叶国富去年入股已浮盈67亿
2025-07-30 19:03·读创网 永辉超市抛近40亿定增计划!连亏四年半负债率逼近89%配资炒股在线,“胖改”何时出师?
高忆管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